地方特色

    会员登录

    站内搜索

输入内容:

千年古镇苏北古城

 千年古镇、苏北古城之画山绣水

 

几重青山抱古城,潺潺涓水绕城过,一条条青青石板街,一幢幢小巧楼房,一道风雨古城墙,一座沧桑老城堡,一个奇绝望海楼,一座雄伟文峰塔,一群闻名世界意气风发少年……

 

千年古镇、苏北古城――赣马镇位于赣榆县中部,紧邻县城,属典型的城郊镇,“赣马”以旧城“赣榆”及境内著名集市“马厂”二地首字而得名,全镇总面积 87.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65公顷,辖36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17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9万户,总人口8.23万人,现有工业企业1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个体工商户2019户。

赣马镇虽小,据合计却辖36个行政村城里村卜都村赵官河村大毛庄村西官庄村柳树村李宅村伞庄村藕埃村鱼落村邵林村黑坡村官河村官庄村玉兰庙村吴庄村张园村仲庄村陈高巅村东上堰村西上堰村新合村东湾子村西湾子村司坞村杨庄村顾庄村木头沟村南庄村河套马厂村半路村邵三庄柳湖村五里墅村大高巅村。

 

[苏北古城 画山绣水]

古镇名迹盛多,放眼观景,画山绣水,只觉钟灵睿秀。

明代有一本书叫《赣榆八景》《紫阳桥观》是里面其中一篇,读罢,让人对这紫阳桥心生向往。紫阳桥是一座石桥座落于赣榆故城(今赣马镇城里村)西半里许,横架玉带河上,威武轩昂,沉静站立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桥身上早已添饰了许多斑驳的痕迹,刻画了历史的沧桑。石桥是否什么都懂,当看着人们生老病死,当看着祖孙三代延续变迁,当大汉推着轱辘车沉默走过, 当迈上桥身的布鞋草鞋变成皮鞋和高跟鞋,石桥像一位睿智沉默的老人,不说话,却给予百姓最安心的存在。

位于赣马镇驻地,有一眼泉,名称“金蟹泉”,传说是因为泉中有一金色螃蟹清康熙四年(1709),知县李俊有把泉子改为水井,水甘甜清冽,百姓受益良多于是把泉呼之为李公泉,并在泉旁勒石作记。后经岁月变迁,金蟹泉泉水逐年递减,年久干涸,令人惋惜。所幸的是,在民国8年(1919),县知事王佐良对泉进行整修,使其重新冒出甘冽清澈的泉水,大众又能享受久违的泉水为其复名金蟹泉 并勒金蟹泉碑于井侧,碑由王佐良撰文,进士王思衍书丹。

整个赣榆县有非常多的古寺庙,赣马镇自然也不少,只是非常可惜,大部分在民国年间毁于战火,少数在建国后被拆除。他们的遗址残骸或隐居山间,或坐落大道,令人浮想联翩,扼腕叹息。

 

[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

赣马镇又称旧城,镇驻地城里村是南唐、宋、金、明、清、民国赣榆(怀仁)县城。

旧城汇聚过许多文人骚客,人文荟萃,流韵激扬。史海浩汤,辉煌厚重。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到此地访友,登高望远,意气风发,写下了《怀仁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清代名作家吴敬梓随父任职,客居赣榆十载,犹觉钟灵睿秀,圣迹犹存。望海楼之后,作《观海》抒发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的孤高志向;一代名臣、参知政事胡松年,声震南宋半壁偏安之朝野,也是自幼便在这里研读经史,钻习文艺。和他一样从小在赣马镇这片土地成长起来的,还有执法如山的光禄寺正卿裴天祐、深得大名明贤臣良吏之敬穆德明工部郎中刘守良等

曾做过赣榆知县的明朝名臣单畴书、王延相、清名画家陈鸿寿曾经在此地倡导儒学,举振书画。镇政府驻地的文峰塔清代建筑,塔北是后下塘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过大量的文物。境内还有抗金名相胡松年等历代名臣墓址捻军领袖鲁王任化邦血洒紫阳桥的旧址。

时间摧残出赣马镇泥土小路的沧桑但他仍沉默地铺沿着,如同一位安静沉稳的守护神。他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夜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路边河道是时间逝去的痕迹,滔滔流水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

从历史走来,赣马镇是孕育赣榆文化的摇篮,是一座绵长闪耀的精神脉矿,赣马镇的天空明净高远,激励着赣榆人民在世界各地拼搏着,乘风破浪着。